【報導】點子農場/人文創新推動後疫情經濟

  • Time to read less than 1 minute

                                             經濟日報 / 吳仁麟

疫情改變了世界,把人和人的接觸虛擬化得更徹底,各種大大小小的會議都被迫搬上網路,造就了一些過去無法想像的劇情。

 

比如出席率大大提高,因為沒有任何藉口遲到,每個人都在電腦前面,不需要交通移動,一個按鍵就可以走進會議室。也因為一直盯著螢幕開會容易疲勞,每個人都會儘快把握時間講重點,會議效率自然更好。

 

這場商學研討會的主題是「創新典範3.0」,由東吳大學企管系主辦,邀請前政大校長和教育部長吳思華老師主講「人文創新」,由我擔任主持和提問人。20年前,我進了政大商學院,開學之前讀了吳老師的「策略九說」,除了對策略產生了興趣,也成了他的學生,更在他的指導下寫完論文畢業。

 

受教於吳老師之後,我在策略學術世界的旅行有了一些滿特別的經歷,和明茲伯格、野中裕次郎、陳明哲這幾位大師級學者都見面請益過。

 

我發現,這些世界頂尖的管理學者都有同樣的共識,他們都認為企業的使命是造就更好的社會而不只是為股東創造獲利。因為一個能向社會負責的企業,也會有更好的公司治理和經營效能。

 

和吳老師在網路上再見面,我們仍然像20年前一樣談的創新和策略議題。只是20年前地球上還沒有UBER和特斯拉,熊彼德在1942年所提出的創新理論卻已經在地球上創造了兩波商業世界的創新歷史。從洛克菲勒到貝佐斯,人類商業創新經濟的場域從工廠走到公司,但是吳老師並不認為現在看到的這些數位王朝是新一代的創新典範。

 

「未來的時代所需要的企業,是以人為本的企業,要能真心的關心員工、客戶和消費者,創新的場域是整個社會。」吳老師說,科技讓愈來愈多人失去工作,但是在未來商業世界,人的價值將會愈來愈重要,因為要更正確有效的運用與駕馭科技才能讓人類社會永續。

 

回顧全球商業的創新歷程,在過去兩百年裡經歷了兩波轉折到今天,吳老師把這兩波的創新轉折分別稱之「創新1.0」和「創新2.0」。創新1.0的主角是資本家而主要舞台是工廠,企業的競爭要素是有形產品;創新2.0的主角是科技創業家而主要的舞台是網路,企業的競爭要素是虛擬服務。

 

現在,全世界的商業正走向「創新3.0」,這和過去兩波的創新是完全不同的形式與內涵,並且具有三個特色:

 

一、從資本到人本:過去200年來的兩波創新都是由資本主導,企業的任務都是為投資人創造價值。創新3.0更要求為員工和顧客甚至社會大眾創造價值,這也會是企業長保競爭優勢的基因。

 

二、從神人到人人:創新1.0和2.0的主角都是創業英雄,這些人的夢想和才能造就了過去的神話級企業。創新3.0的主角將會是社會大眾,透過集體的溝通和決議來創造下一個商業社會風景。

 

三、從生產到生活:創新1.0和2.0都是以生產創新產品和服務為核心,創新3.0則是以人文創新為核心,開創更能讓每個人展現自我價值的共好生活。

 

「做研究的時候,要想像自己是經濟部長。」吳老師說,經濟部長的任務只有兩個,一個是創造工作機會,二是提升國民的生活品質。工作機會多,薪水自然會增加;生活品質提高,高附加價值的消費市場才能發展。所謂進步,就是工作時間愈少,錢卻能賺得愈多。擁有時間和金錢,才有能力去發展人文。這樣以創意來同步發展公益和生意的人文創新,該是很多人所想像和追求的台灣經濟未來。

各文章類型
最新動態